名酒激战千元档,业内褒贬不一
名酒激战千元档,业内褒贬不一
虽然淡季控货、提价是行业惯例,但5月的这轮高端酒密集动作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。
就在近日,五粮液、国窖1573、梦之蓝、青花郎、古井贡古20等高端产品接连宣布停货或涨价计划。
这不禁让人想起30年前开始的白酒涨价潮,而这一次与当年有可比性吗?云酒头条调研发现,似乎持“弊大于利”态度者占据多数。
一场延续30年的价格之争
对于年轻人来讲,很难想象30多年前可以喝到7元一瓶的茅台酒,如同曾经可以在2003年左右花20多元买到一股如今正冲1000元的茅台股票一样。
计划经济时代,名酒价格由国家制定,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汾酒、剑南春等名酒价格相差无几。直到1988年,名酒价格放开,名酒企业掌握提价自主权,快速进行市场化提价。
五粮液在1989年一次性提价就超过30元,此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张,坐稳了“五老大”。
这期间有一个小插曲,错过了五届国家名酒评选的酒鬼酒,在1993年提价到300元以上,成为当时最贵的白酒。数年之后,水井坊以高出茅台、五粮液30%~50%的价格,一举成名。
价格差异导致不同发展结果,让一众名酒都看到了价格的“威力”,对价格愈发重视。因低价错失上一轮红利的泸州老窖也推出了国窖1573,成为全国化高端白酒品牌之一,而洋河、剑南春、汾酒等也纷纷加码高端市场。
对白酒行业而言,2000年前后是一段品牌再造的高峰期。同一阶段,沱牌舍得、洋河蓝色经典也先后问世,中高端价位成为众多白酒企业的共同选择。
2008年,茅台率先提价一举超过五粮液,奠定了第一高端品牌的地位。时至今日,虽然高端白酒排名从“茅五剑”、“茅五泸”、“茅五洋”之间变化,但茅台、五粮液仍牢牢占据前两名位置,产品价格也保持标杆位置。
即便如此,名酒内部价格博弈时刻存在。行业调整期,在其他品牌价格下调时,国窖1573曾大力挺价,谋求弯道超车。
30年前,掌握提价自主权的名酒,纷纷启动市场竞逐,并由此拉开中国白酒市场化改革的大幕。30年后,价格依然是企业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,从某种程度上讲,对价格带的争夺和掌控,决定了企业的行业地位与命运,有人交出权杖,有人走上神坛。
- 上一篇:济南老酒回收公司收藏白酒所具备的条件 2019/6/11
- 下一篇:济南烟酒回收公司说说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酒 2019/6/6